欢迎光临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报告题目:AI+新材料:精细化学品智能设计与合成
报告人:张磊 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报告时间:2025年3月31日13:30-14:30
报告地点:大学生活动中心201会议室(二楼东北侧)
个人简介:张磊,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助理、化工学院精细化工全国重点实验室固定科研人员、智能化工专业及重点科研方向负责人。200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获工学博士学位(导师:陈丙珍院士);2014-2015年丹麦技术大学化工系博士后(导师:R. Gani院士);2016-2017年香港科技大学化工系博士后;2017入职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曾获首届过程系统工程专委会青年科技奖、Comput. Chem. Eng.期刊2017年Best Paper Award、RINENG 优秀青年科学家奖(2023)、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2021)等;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主持面上基金2项、青年基金1项、企业合作项目10余项。
报告摘要:精细化学品是提升我国化工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然而,其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合成困难,研发成本高,亟需智能设计与制造新方法加速其精准开发。报告针对如何构建精准可阐释的构效关系、复杂分子高效理性设计及可靠实用的合成路径设计问题,提出创新思路如下:(1)融合量子化学与深度学习,开发分子电荷密度快速生成新方法,揭示构效关系静电作用机制,实现相平衡、气味等物性高效预测,为橡胶助剂、药物等精细化学品智能设计提供理论基础。(2)提出骨架-基团耦合的分子构筑新策略,建立数学优化新模型,避免了基团-基团构筑高复杂度问题,与高通量虚拟筛选相比,效率提升10倍,实现高效、结构合理的逆向分子设计。(3)率先构建基于反应机理的全映射反应模板数据库,提高合成路径设计可靠性,并建立溶剂环境下反应速率定量预测模型,将反应路径与溶剂协同优化设计,实现合成路径高效开发。
上一条:石油化工学院学术报告(“超重力+”强化催化材料可控合成及应用研究) 下一条:石油化工学院学术报告(基于小分子气体催化活化耦合煤热解提高焦油产率研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