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学校主页 | 邮件系统 | OA办公 | 院长信箱

新闻资讯

THIS NAME

热点文章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院新闻 >> 正文

石油化工学院2024年十件大事

发布日期:2024-12-31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石油化工学院全体师生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博士授权单位增列,认真落实学校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坚定信心、开拓奋进,为建设特色鲜明一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作出石油化工学院的贡献。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精心梳理并推出了石油化工学院2024年度的“十件大事”。

一、深化理论学习,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学习贯彻走深走实

按照学校党委部署和要求,制定学院党纪学习教育方案,召开全院师生党员动员部署会议,突出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组织开展理论宣讲,开展警示教育,开展线上相关专题培训工作。持续抓好学院各级理论学习,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全省教育大会等内容,学院中心组开展各类理论学习21次。组织开展学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集中理论学习宣讲,并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

二、开展“对标联创”,推动“一融双高”工作

学院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学院党委获批2023年辽宁省高校“校园先锋示范岗”(集体),1个党支部入选辽宁省“强国行”专项行动;1个国家级样板党支部通过教育部结题验收,1个省级样板党支部已经提交验收材料。加强基层党建,推动融合发展,12个基层党支部完成改选工作,石油化工学院材料联合党支部与抚顺石化公司乙烯厂聚丙烯车间党支部长期谋划,自2024年9月19日开始双方开展校企党建共建活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卓越计划)专业学生进行为期四个月的顶岗实习。

三、加强内涵建设,学科建设工作进入新征程

学院持续加强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内涵建设,顺利入选辽宁省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省优势特色学科”。在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成功进入全国前 36%。与此同时,学院在助力学校化学、工程学和材料学这三个 ESI 全球前 1% 学科方面持续取得优异成绩。

四、坚持引育并举,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

全力发挥全院的力量,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斐然。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全年成功引进国家级人才2人,引进博士教师18人,自主培养博士2人。在辽宁省开展第五批“兴辽英才计划”举荐遴选工作中,石油化工学院教师表现出色,有3人分别入选不同人才称号名单。

五、适应时代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主动适应国家石化产业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期的人才培养需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第三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深化“石化+智能+绿色”交叉融合的实验教学体系研究获批教育部实验教学改革项目;获石油高等教育(本科)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1篇论文获得第七届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论文奖;6个项目获批辽宁省高质量产学研合作育人项目;《化工原理》课程被认定为省级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团队被认定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出版教材2部;推荐申报4门课程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部教材申报国家级规划教材;高质量完成了2024版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

六、持续搭建平台,科学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

学院聚焦博士授权单位增列基本条件和核心指标建设需要,强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重大横向课题合作等领域工作,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3项;重大横向科研课题(合同额大于或等于100万元)取得“质”“量”双突破,立项9项;咨政报告获省部级正职领导批示1项,副职领导批示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取得新突破,获批2023年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基础研究奖一等奖1项。学校大型仪器分析测试中心顺利完成搬迁工作,并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助力行业技术改造升级。

  

七、聚焦招生就业,学生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聚焦招生就业重点工作,在服务学校发展、服务教育教学、服务学院师生发挥了积极作用,2024年学院招生责任区录取156人,其中物理类85人,同比分别提高41.8%和46.55%,荣获校招生宣传先进工作集体。加强就业指导力度,开展访企拓岗行动,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97.05%,高质量就业率达89.79%,考研工作名列学校前茅。深入开展“学霸进课堂”“梦工厂晨读”“词王争霸赛”“语法每日学”“四级模拟考”系列活动;持续强化文明寝室、早操和晚自习管理;稳步推进英语四六级工作,英语四级一次通过率为60.71%,荣获校英语四级一次通过率优胜单位。

八、对标学位评估,研究生工作务真求实开展

2024年,学院研究生工作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制定了石油化工学院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细则,修订了石油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及招生资格认定业务条件。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在天津滨海,与天津德润宝特种润滑剂有限公司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在宁波,分别与科元控股集团、长鸿高分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学院2篇硕士论文获辽宁省优秀硕士论文。完成了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两个学位点周期性合格评估材料撰写、校外专家的评审工作。化学工程与技术同等学力研究生实现第二次招生,招生38名学员。

九、斩获国家荣誉,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开新篇

学院不断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围绕三八妇女节、教师节等节日开展各类活动,学院宋丽娟教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实现学院相应荣誉零的突破。2名教师获省级本科教学名师;学院获校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结合国庆节等开展学生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录制微视频、邀请专家开展讲座等形式不断巩固学生思政工作成果,学院获评2024年度“三师助学”育人工程先进单位。相关内容受学习强国辽宁学习平台、中国教育新闻网、北斗融媒、东北新闻网、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等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

十、拓展办学视野,对外交流工作扎实推进

学院一直重视国际交流合成工作,在2024年成功举办化工与新材料国际学术会议的基础上,成功举办2024中外石油化工绿色发展院士论坛,来自6个国家的20位专家学者做了精彩的会议报告。与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成立化工新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与哈萨克斯坦卡拉干达布克托夫大学拟成立煤化工国际联合实验室,我校教师到该校科研交流落实合作。学院教师获批辽宁省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同时与行业顶尖高校俄罗斯古勃金石油天然气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全年选派3名教师和2名同学出国进行交流

上一条:石油化工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工暨工会会员大会 下一条:福州大学郑寿添教授应邀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