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李晓屿
讲师
联系电话:
18642373976
Email:
lixiaoyu1234@126.com
812076031@qq.com
一、个人基本情况
李晓屿,男,1988年3月生,讲师,博士。现就职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材料化学专业专任教师。
二、学习、工作经历
1.学习经历
2014.09-2018.12 东北林业大学,发育生物学(专业)博士。
2011.09-2014.07 东北林业大学,发育生物学(专业)硕士。
2007.09-2011.07 东北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学士。
2.工作经历
2019.04-今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材料化学专业,专任教师。
三、研究方向
生物材料,植物器官形态建成,生物环境修复等。
四、主要业绩
1、科研方面:
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其中高水平论文发表在业内顶级期刊Advanced Composites and Hybrid Materials,一区,影响因子20.1。发表中文核心论文多篇,总下载量9000余次。申请专利两项,参与国家级项目两项,主持省级课题一项。
2、其他方面:
1、2024年,获得“优秀盟员”光荣称号。
2、2022年,获得石油化工学院教师讲课创新比赛三等奖。
3、2021年,获得石油化工学院教师讲课创新比赛二等奖。
五、科研项目
1、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青年项目,L2019041,2020-01至2022-12,主持。
2、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9XJJL-016,2020-01至2024-12,主持。
3、东北林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2572015AA28,2015-03至2017-03,主持。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31070275,2011-01至2013-12,参与。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0900115,2010-01至2012-12,参与。
六、发表论文情况
[1] Xiaoyu Li, Peng Chen, Xiaolu Sun, et al. Electrophoretically deposited “rigid flexible” hybrid graphene oxide-polyethyleneimine on carbon fibers for synergistically reinforced epoxy nanocomposites. Advanced Composites and Hybrid Materials, 2023, 6:152.
[2] 陈鹏, 李晓屿, 廉兆龙, 孙彬, 孙九潮, 黄玉东, 王彩凤. 碳纳米材料修饰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研究进展. 塑料科技, 2022, 50(12): 117-121.
[3] 李东霞, 宋妍, 王彩凤, 李晓屿. 药用植物彩叶草的研究进展. 生命的化学, 2021, 41(04): 680-685.
[4] Xiaoyu Li, Yucai Zheng, Qian Xing, et al. Ectopic expression of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CUC2 restricts growth by cell cycle inhibition in Arabidopsis leaves. Plant Signal Behav, 2020, 15(1): 1706024.
[5] 李娜, 李晓屿, 刘丽, 汪路遥, 徐少东, 杨建成, 黄玉东, 王彩凤. 电泳沉积氧化石墨烯的碳纤维表面改性及其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 复合材料学报, 2020, 37(07): 1571-1580.
[6] 马瑶, 李晓屿, 姜晓旭, RalfMüLLER-XING, 邢倩. 拟南芥TIR3基因的功能研究进展. 植物生理学报, 2020, 56(07): 1321-1328.
[7] 姜晓旭. 李晓屿, 马瑶, Ralf Müller-Xing, 邢倩. 表观遗传调控基因CLF在植物器官形态建成的研究进展. 大豆科技, 2020(03): 33-39+45.
[8] 王雪, 田京京, 李爽, 景婷婷, 杨天越, 李晓屿. AGAMOUS在花发育中的核心功能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18(09): 2878-2885.
[9] 李东霞, 宋妍, 郑玉彩, 马瑶, 姜晓旭, 王彩凤, 李晓屿. 同源异形盒基因KNOX1调控植物器官形态建成的研究进展. 植物生理学报, 2020, 56(06): 1119-1126.
[10] 李阳, 施亚坤, 高士科, 李晓屿, 蓝兴国. 羽衣甘蓝类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DIL1-2的基因克隆及蛋白表达分析. 植物研究, 2020, 40(02): 293-300.
[11] 李晓屿, Ralf Müller-Xing, Shahid Khan, 郑玉彩, 李玉花, 邢倩*. 植物叶缘锯齿发育的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1): 50-56.
[12] 周慧, 李晓屿, Ralf Müller-Xing, 宋兴舜, 邢倩. 拟南芥ERECTA基因的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15): 93-99.
[13] X. Li, K. Abhinandan, T. Zhang, D. Wei, Y. Li, X. Lan*, M. A. Samuel*. Temporal regulation of two cytosolic phosphoglucomutases during stigma development in ornamental kale (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Plant Signal Behav, 2018, 13(5): e1467698.
[14] Lan X, Yang J, Abhinandan K, Nie Y, Li X, Li Y, Samuel MA. Flavonoids and ROS Play Opposing Roles in Mediating Pollination in Ornamental Kale (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Mol Plant, 2017, 10(10): 1361-1364.
[15] 李晓屿, 王秋红, 李玉花, 蓝兴国. 羽衣甘蓝ARC1的抗体制备及蛋白表达分析. 园艺学报, 2017, 44(2): 355-363.
[16] 李治龙, 李 晗, 李晓屿, 李玉花, 蓝兴国. 植物增殖细胞核抗原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技术通讯, 2016, 27(1): 133-137.
[17] 李 晗, 李治龙, 李晓屿, 李玉花, 蓝兴国. 羽衣甘蓝不同组织及柱头发育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植物研究, 2016, 36(4): 565-572.
[18] 曹明明, 杨 佳, 李晓屿, 李玉花, 蓝兴国. 羽衣甘蓝ARC1与Exo70A1蛋白相互作用结构域的分析与鉴定. 园艺学报, 2015, 42(4):791-798.
[19] 李晓屿, 李玉花, 李晗, 李治龙,蓝兴国. 植物葡萄糖磷酸变位酶的研究进展. 植物生理学报, 2015, 51(5): 617-622.
[20] 李晓屿, 李玉花, 蓝兴国. 单克隆抗体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植物生理学报, 2013, 49(11): 1168-1172.
[21] 蓝兴国, 李晓屿, 杨佳, 李玉花. 羽衣甘蓝ARC1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泛素连接酶活性分析. 园艺学报, 2013, 40(12): 2472-2478.
[22] 蓝兴国, 李晓屿, 杨佳, 王艳红, 李玉花. 羽衣甘蓝泛素结合酶ubc7基因分离、原核表达纯化.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34): 76-80.
上一条:解淼 下一条:袁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