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学校主页 | 邮件系统 | OA办公

师资队伍

THIS NAME

热点文章

中级及以下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职员工 >> 应用化学系 >> 中级及以下 >> 正文

杨磊教师简介

发布日期:2017-08-18    作者:     来源:     点击:

一、个人基本情况

性别:女

民族:汉

生日:1982109

籍贯:辽宁省锦州市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教育水平:博士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专业:化学工程


二、学习、工作经历

2001.9-2005.7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工科学士学位

2005.9-2007.3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 硕士

2007.3-2012.7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化学工程 硕博连读 工科博士学位

2007.12-2008.12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生物物理 联合培养博士 2007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2012.9-2018.1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 讲师

2018.1-至今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化工学院 副教授

2018.12-2019.12  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 访问学者 2018年国家公派-辽宁省地方合作项目


三、学术兼职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青年编委会委员


四、研究方向

智能材料、生物材料的研发与应用,药物控制释放,生物传感器


五、研究生招生专业

化学工程、生物化工


六、主要业绩

2017年辽宁省第十一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人才;

2017年抚顺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3年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优秀班主任;

2014年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优秀班主任;

2016年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

2017-2019年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科特设岗位——青年拔尖人才;

2018年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勤业精业雷锋之星”;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第七届教学基本功大赛——中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二等奖,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第三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

第一届(2017年)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国家一等奖,指导教师;

第二届(2018年)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国家三等奖,指导教师;

第三届(2018年)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国家三等奖,指导教师;

第四届(2019年)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国家三等奖,指导教师;

2021年辽宁省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指导教师


七、近期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L2020015,基于温敏性共聚物的电化学传感体系的构建及应用,2020-092023-083万元,在研,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1604034,基于温度和葡萄糖双重响应性生物微囊的胰岛素控制释放研究,2017-012019-1220万元,已结题,主持

[3]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L2015307,温度、葡萄糖双重敏感性智能胰岛素递送系统的研,2015-072018-063万元,已结题,主持


八、作为通信联系人近期发表的主要SCI论文

[1] Xiaoguang Fan, Shiya Gu, Jingsheng Lei, Shiyan Gu, Lei Yang*. Controlled release of insulin based on temperature and glucose dual responsive biomicrocapsules. Molecules, 2022, 27: 1686.

[2] Xiaoguang Fan, Liyan Wu, Lei Yang*.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rmoresponsive composite carriers: PNIPAAm-grafted glass spheres. e-Polymers, 2021, 21(1): 222-233.

[3] Xiaoguang Fan, Shiya Gu, Liyan Wu, Lei Yang*.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rmoresponsive poly(N-isopropylacrylamide) copolymers with enhanced hydrophilicity, e-Polymers, 2020, 20(1): 561-570.

[4] Lei Yang*, Xiaoguang Fan, Jing Zhang, Jia Ju.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rmoresponsive poly(N-isopropylacrylamide) for cell culture applications. Polymers, 2020, 12(2): 389.

[5] Lei Yang*, Xiaoguang Fan, Jing Zhang. Separation: poly(N-isopropylacrylamide) in. Encyclopedia of Polymer Applications, First Edition, CRC Press (Taylor and Francis Group), 2019, 2367-2379, ISBN 9781498729932.

[6] Jiaxing Li, Xiaoguang Fan, Lei Yang*, Fei Wang, Jing Zhang, Zhanyong Wang. A review on thermoresponsive cell culture systems based on poly(N-isopropylacrylamide) and derivativ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ymeric Materials and Polymeric Biomaterials, 2018, 67(6): 371-382.

[7] Jiaxing Li, Lei Yang*, Xiaoguang Fan, Fei Wang, Jing Zhang, Zhanyong Wang. Multi-responsive behaviors of copolymers bearing N-isopropylacrylamide with or without phenylboronic acid in aqueous solution. Polymers, 2018, 10(3): 293.

[8] Jiaxing Li, Lei Yang*, Xiaoguang Fan, Jing Zhang, Fei Wang, Zhanyong Wang. Temperature and glucose dual-responsive carriers bearing poly(N-isopropylacrylamide) and phenylboronic acid for insulin-controlled release: A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ymeric Materials and Polymeric Biomaterials, 2017, 66(11): 577-587.

[9] 杨磊*, 王乐民, 李佳星, 范晓光, 郝浩然, 裴红杰, 伞迦楠, 薛钧文. P(NIPAAm-co-AAPBA-co-HPM-co-TMSPM)四元共聚物的温度及葡萄糖响应行为. 材料导报, 2018, 32(12): 1959-1966.

[10] 李佳星, 杨磊*, 范晓光, 王战勇, 张晶. 基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苯硼酸的智能胰岛素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 材料导报, 2016, 30(8): 136-143.


九、联系方式

手机:18241366376

Emailyanglei@lnpu.edu.cn


上一条:张克铮教师简介 下一条:王菲教师简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