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学校主页 | 邮件系统 | OA办公 | 院长信箱

师资队伍

THIS NAME

热点文章

正高级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职员工 >> 应用化学系 >> 正高级 >> 正文

丁 巍

发布日期:2024-03-25    作者:     来源:     点击:


      丁巍

教授

      联系电话:

13841332886024-56861709

       Email:

Cicy1125@163.com


weiding@lnpu.edu.cn

一、个人基本情况

丁巍,女,1978年11月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石油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教师,抚顺市“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我校“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雷锋式”优秀教师、“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兼任“中科合创科技成果评价中心”、“辽宁省高校教师培训中心”专家。

二、学习、工作经历

1.学习经历

2010.09-2016.0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化学工程与技术 博士

2003.09-2006.04 大连工业大学 化学工艺 硕士

1997.09-2001.07 大连工业大学 工业分析 学士

2.工作经历

2006.06-至今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应用化学系教师

2016.12-2017.07 进站博士后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化学工程与技术

2001.09-2002.12大连21世纪楼宇自控公司 办公室主任 职员

三、学术兼职

兼任“中科合创科技成果评价中心”、“辽宁省高校教师培训中心”专家。

四、研究方向

1.新型催化材料;2.重油加氢工艺;3.石油加工、清洁燃料生产;4.油田化学品;5.稠油降黏原位改质等。

五、研究生招生专业

化学工艺;化学工程;应用化学;材料与化工;物理化学。

六、主要业绩

1、科研服务方面:

2018年在“教授、博士下地方”的活动中表现突出,被评为“服务地方优秀个人”,2019年被评为我校“学术带头人”、2022年被评为抚顺市“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与我市企业联合攻关的废油加氢项目曾获抚顺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抚顺市科协“学术带头人在行动”优秀成果奖,2020年辽宁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大赛三等奖等等,发表SCI、EI等论文40余篇,申请专利20项,授权9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辽宁省科技厅、教育厅、抚顺市英才计划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横向项目9项,在研2项。所研究的等级孔氧化铝材料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应用潜力较大,正在向企业推广。现已在抚顺新瑞催化剂有限公司完成此技术的成果转化,三年新增产值1942万,并在抚顺胜利开发区新建一套废油加氢的生产装置。目前,与杨江教授共同开发将此材料用于地藏稠油原位改质降黏中,前期探索性实验已取得初步成果,有望为稠油高效降黏、增效开采提供可能。另外,作为重要参与人与盘锦宝来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劣质重芳烃催化油浆生产高品质针状焦的研究项目”获批辽宁省科技厅重大专项1项,获批1000万专项资金,此技术有望填补国内优质石油系针状焦生产的空白,带动相关产业,应用前景广泛。同时,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面上基金、省级项目等共11项。其中,与中海油开发的“渣油悬浮床加氢反应器设计”重大项目为国内渣油悬浮床加氢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2、教学管理方面

教学中,多次参加全国高校专项培训,培养研究生15名,讲授本科课程4门、研究生课1门,主持省一流课程《仪器分析》1门,校思政课1门。主持和参与教改项目3项,发表教改论文4篇,参编仪器分析、石油化学基础等教材4部。指导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5人,优秀毕业生2名,指导学生发表论文和专利17项,指导学生参与化工设计、“挑战杯”等实践类大赛获国家级(3)2项、省(2、3)各1项及其他等共16项;本人先后获校“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雷峰之星”、“雷锋式优秀教师”、最美教师等10项荣誉。兼职14年应化系班主任,获“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称号;所带班级获省“先进集体”的称号。17年来积极参与科研和资金申报、教学评估和学科建设等工作。

七、科研项目

1、油藏稠油原位改质催化剂的设计及其降黏体系的研究,2023(在研),辽宁省教育厅,主持。

2、重质油轻质化工业催化剂开发及其应用研究,2021(在研),抚顺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主持。

3、催化油浆组成分布对中间相形成和针状焦品质的影响,2021(结题),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主持。

4、劣质重芳烃生产高品质针状焦技术的研发及应用项目,2020(结题),辽宁省科技厅重大专项,主要参与。

5、综合利用催化裂化油浆生产优质针状焦的技术研究,2020(结题),辽宁省教育厅重点攻关,主持。

6、渣油加氢MoNi/N-γ-Al2O3催化剂有序等级孔结构的精准设计与合成机理,2019(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持。

7、一种渣油整体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2018(结题),横向,主持。

八、发表论文情况

[1] Ecofriendly β‑N‑butyl amino propionic acid as green corrosion inhibitor for N80 steel in CO2‑saturated brine water,J Mater Sci,2024,online

[2] The effect of citric acid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activity of MoP phosphide for dry reforming of methane, Phosphorus, Sulfur, and Silicon and the Related Elements, 2023, 198(5) :397-402.

[3] Development of a unique Niδ+ (0 < δ < 2) in NiMoP/Al2O3 catalyst for dry reforming of methane, 2023, 13(1): 178-186.

[4] First comparison of catalytic CO2 reduction to CO over molybdenum carbide, nitride and phosphide catalysts, CatalysisScience &Technology, 2023, 13: 6360–6365

[5] 稠油原位改质水热裂解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石油化工, 2023, 52(06) : 862-870.

[6]程序升温碳化法一步合成Cu/β-Mo2C催化剂及其RWGS反应性能研究,低碳化学与化工,2023, 48(4): 23-28.

[7] Novel highly active and stable alumina-supported cobalt nitride catalyst for dry reforming of methane,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22, 606: 154802-154811.

[8] Ni改性Mo2C/γ-Al2O3催化剂在逆水气变换反应中的应用, 精细化工, 2022, 39(6): 1190-1196.

[9] Synergism of 2-mercaptobenzimidazole and oleic imidazoline on corrosion inhibition of carbon steel in CO2-saturated brine solutions. Journal of Molecular Liquids, 2022, 368: 120645

[10] Novel synthesis of a NiMoP phosphide catalyst via carbothermal reduction for dry reforming of methane, Cat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 2021, 11(20): 6654–6658.

[11] A simple glucose route to nickel and cobalt phosphide catalysts, Phosphorus Sulfur and Silicon and the Related Elements, 2021, 196(9): 826-831.

[12]高温热稳定性Au/β-Mo2C催化剂的制备及在逆水煤气变换反应中的应用, 燃料化学学报, 2020, 48(3): 349-356.

[13] Binary and ternary transition metal phosphides for dry reforming of methane, React. Chem. Eng., 2020, 5(4), 719-727.

[14] Novel synthesis of a NiMoP phosphide catalyst in a CH4-CO2 gas mixture, 2019, 48(38): 14256-14260.

[15] Study on Hydrofining and Pour Point Depressing Tandem Technology for Catalyzing Diesel, Chemic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2018, 64: 187-192.

[16] A Novel Self-Assembled Hierarchical-Structured Catalyst for the Diffusion of Macro-molecules,Austral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2016, 69(8): 856 – 864.

[17] Co/Cu-USY 分子筛制备及催化乙苯氧化性能, 化工进展, 2018, 37(6): 2249-2255.

上一条:段春阳 下一条:范洪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