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学校主页 | 邮件系统 | OA办公 | 院长信箱

人才培养

THIS NAME

热点文章

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培养方案 >> 正文

环境科学与工程究生培养方案2019

发布日期:2019-09-15    作者:     来源:     点击: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0830)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99月修订

一、学科概况

本学科分别于1997年和2001年获得环境工程学术型硕士和工程硕士授予权,2011年被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本学科形成了稳定的学科方向,在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开展前沿性基础研究、承担重大关键技术开发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通过与国际一流学科的交流,促进了学科发展,学科影响力大大提升。

二、培养目标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集体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求实精神。服从国家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

2、掌握环境及相关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以及解决环境领域实际问题的现代实验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灵活运用本专业所学知识独立开展科学研究或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置的开发设计和优化。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外文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语言能力,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具有较强的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成为科研、教学和生产实践中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4、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健康的身心。

三、研究方向

1、石油石化行业污染控制技术

该方向致力于石油石化生产过程难降解废水处理、低碳烃及挥发性有机物控制及回收、烟气脱硫脱硝与超低排放、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该方向紧密结合石油石化行业自身特点和生产规律,实现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的有机结合,特色鲜明。

2、环境污染化学与环境质量评价

该方向致力于石化行业有机物及重金属污染物的分析、典型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环境污染监测新技术开发、环境质量评价新方法建立等。该方向课题涉及石油化工过程污染形成和治理的普遍规律,研究结果为石化行业环境规划与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3、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调控

该方向致力于石油化工重点区域环境污染特征、污染场地修复与生态调控、生物质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该方向重点突破污染环境治理与修复关键共性技术,构建石油化工典型污染区域风险预警与生态安全调控技术体系。

三、学制及培养方式

1、研究生培养采用导师个别指导或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保留学籍)为4年;非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3.5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保留学籍)为5年。

3、研究生应在学校规定的最长修业年限内完成学业,超过最长修业年限未完成学业的予以退学。

四、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获得学位要求总学分不低于31学分。

五、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提倡导师组集体指导。学位论文要求结构严谨、条理清楚、文字简洁、数据可靠、论理透彻、立论正确、逻辑性强,篇幅一般在34万字。

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正式出版学术刊物上发表(含录用)与其所学专业有关的专业学术论文1篇(含1篇)以上。硕士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发明人或第二发明人(导师为第一发明人)身份所获得的(与所学专业有关的)每项授权发明专利或授权实用专利按1篇学术论文计。以上所有研究成果均须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六、学位授予

硕士研究生修满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和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工作等环节后,提出学位申请,通过论文答辩,经过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审定达到培养目标的,可获得硕士毕业证书,并被授予硕士学位。

七、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及学分如下。

 

 

 

 

 

 

 

 

研究生课程设置

一级学科代码: 0830                           一级学科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

课程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备注

学位

课程

公共

必修

2009007

第一外国语1(英语)

48

2

1

各专业必修,7学分 

2009008

第一外国语1(日语)

48

2

1

2009009

第一外国语1(俄语)

48

2

1

2007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2009010

第一外国语2(英语)

48

2

2

2009011

第一外国语2(日语)

48

2

2

2009012

第一外国语2(俄语)

48

2

2

2007033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1

基础

理论

2010004

数值分析

48

3

1

不少于4学分

2010007

应用统计

48

3

1

专业

基础

2001104

环境化学

32

2

2

不少于6学分

2001113

废弃物资源化

32

2

1

2001115

现代水处理技术与原理

48

3

1

必修环节

2000002

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

 

1

 

 

2000001

学术活动

 

1

 

参加学术活动不少于6次,其中本人至少作一次学术报告

2000006

社团和团学活动

 

0.5

 

参加社团和团学活动不少于6

选修

课程

专业

选修

2001053

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方法

32

2

2

不少于4学分

2001054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前沿讲座

16

1

2

2001064

清洁生产与产业生态

32

2

2

2001074

微生物生态学

32

2

2

2001102

分子模拟方法

32

2

1

2001106

环境生物技术

32

2

2

2001111

大气环境与废气污染控制工程

32

2

2

2001112

环境管理系统工程

32

2

2

2001009

分离工程

32

2

2

2001027

Autocad与环境工程设计

32

2

2

2001035

反应工程

32

2

2

2001114

固液分离

32

2

2

2001045

给水处理理论与新技术

32

2

1

2001105

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

32

2

1

2001107

污染生态学

32

2

2

2001108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32

2

2

2001109

环境遥感技术原理与应用

32

2

2

2001110

近代环境仪器分析

32

2

2

公共

选修

2011001

体育

32

1

1

必选

2000007

论文写作指导

8

0.25

2

2000008

就业指导

8

0.25

2

2006001

技术经济学

32

2

2

选修,不超过2学分

2005038

数据库及应用

32

2

2

2005039

计算机基础及C语言

32

2

2

补修课程

2001096

环境监测

 

 

 

跨学科专业及同等学力考生必须补修,不计学分

 

上一条:生物化工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9 下一条:化学学科研究生培养计划(含材料学)201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