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学校主页 | 邮件系统 | OA办公 | 院长信箱

人才培养

THIS NAME

热点文章

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培养方案 >> 正文

化学学科研究生培养计划(含材料学)2018

发布日期:2017-08-29    作者:     来源:     点击:

化学学科(070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76月修订(2017年执行)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从事有机化学教学、科研和技术工作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集体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求实精神;服从国家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

2、掌握化学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相应的实践技能。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发展现状和动态。了解化学在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化工生产等领域的应用。具有创新精神,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其它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论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语言能力;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具有较强的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成为科研、教学和生产实践中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4、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健康的身心。

二、培养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

1、无机化学专业(070301)主要培养方向有配位化学、金属有机化学、无机合成化学、无机材料化学等。

2、分析化学专业(070302)主要培养方向有化学计量学、计算化学、现代分离与分析方法、材料分析、石油及石油化工产品分析。

3、有机化学专业(070303)主要培养方向有绿色有机催化、金属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药物化学、天然产物化学、小分子催化、有机材料化学等。

4、物理化学专业(070304)主要培养方向有胶体和界面化学、催化化学结构化学、反应动力学及热力学等。

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070305)主要培养方向有控制聚合、高分子材料共混与改性、复合材料、精细高分子材料等。

三、学习年限与指导方式

研究生培养方式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的基础年限3年,在校年限不超过4年。硕士生应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和学位论文。

四、学分要求:

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硕士研究生应修总学分不得少于31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8学分。

五、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要求

学位论文是硕士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硕士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位论文中可以集中体现。硕士生应积极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注意选择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课题,学位论文要有新工作和新见解。

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正式出版学术刊物上发表(含录用)与其所学专业有关的专业学术论文1篇以上。硕士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发明人或第二发明人(导师为第一发明人)身份所获得的(与所学专业有关的)每项授权发明专利(含有公开专利号的发明专利)1篇学术论文计。以上所有研究成果均须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六、课程设置

附表:化学(0703)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化学(0703)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备注

 

学位课程

公共必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第一外国语

128

3

12

专业外语

32

1

1

基础理论

结构与量化基础

48

3

1

仪器分析及应用

48

3

1

 

专业基础

高等无机化学  

48

3

1

无机化学

 

 

专业基础课按二级学科划分。

 

 

无机合成化学

48

3

1

高等有机化学

32

2

1

有机化学

有机合成化学

32

2

1

金属有机化学

32

2

1

高等分析化学

48

3

1

分析化学

石油化工分析测试中的分离科学

48

3

2

催化原理

48

3

1

物理化学

胶体与界面化学

32

2

2

高等物理化学

48

3

2

高分子研究方法

48

3

1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含材料学)

功能高分子

32

2

2

高分子学科前沿

32

2

2

必修环节

学术活动

 

1

 

参加学术活动不低于6次,其中本人至少做一次学术报告

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

 

1

3

 

专业选修课

无机合成化学

48

3

1

 

 

有机合成化学

32

2

1

金属有机化学

32

2

1

应用概率统计

48

3

1

数值分析

48

3

1

功能高分子

32

2

2

绿色化学

32

2

2

石油化工分析测试中的分离科学

48

3

2

胶体与界面化学

32

2

2

高分子学科前沿

32

2

2

催化化学

32

2

2

化学文献检索

32

2

1

精细有机合成及进展

32

2

2

纳米复合材料

32

2

2

纳米材料科学与技术

32

2

2

分子模拟方法

32

2

1

科技写作

32

2

1

石油化学

32

2

2

X-射线衍射

32

2

2

波谱分析

32

2

2

化学计量学

32

2

2

分离方法概论

32

2

2

油品分析

32

2

2

高分子材料与化学

32

2

2

多孔材料合成与结构

32

2

2

化学反应动力学

32

2

2

高分子实验技术

48

3

2

工程塑料

16

1

2

高分子多相聚合物

32

2

2

油田化学

32

2

2

公共必选

自然辩证法

18

1

1

至少选择1学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

1

1

公共选修

体育

32

1

1

至少选择1学分

技术经济学

32

2

2

知识产权法

16

1

2

计算机基础及C语言

32

2

2

数据库及应用

32

2

2

补修课程

无机化学

 

 

 

跨学科专业及同等学力考生必须按二级学科补修两门课程,不计学分

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高分子化学

 

 

 

高分子物理

 

 

 

 

上一条: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8 下一条:化学工程与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含4个二级学科)201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