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一、 个人基本情况
许家胜,男,1977年12月生,博士(博士后)。现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 教授,硕士生导师。
二、 学习、工作经历
1997-09至2001-07:抚顺石油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
2001-09至2004-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工艺,硕士;
2004-03至2009-09: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艺,博士;
2009-09至2011-09:渤海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
2010-08至2012-11: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
2012-12至2013-11:蔚山大学(韩国),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研究教授;
2013-11至2015-01:东京大学(日本),化学系统工程系,JSPS研究员;
2011-09至2018-12:渤海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
2018-12至2020-01:渤海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2020-02至今: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教授。
三、 研究方向
1、 纳米光催化剂制备与应用;
2、 电化学传感器制备与应用;
3、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4、 电催化氧化处理污水技术;
5、 危险废弃物处理技术与开发。
四、 研究生招生专业
化学工艺;化学工程;应用化学。
五、 近期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引进人才项目(第五层次)。
2、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国家重点研究计划,2018YFF0215200,基于可塑无机有机纳米材料危害因子检测新技术研究,2018/7-2021/6。
3、 辽宁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指导计划项目,2018230007,地聚合物固化技术处理废催化剂,2019/1-2020/12。
4、 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LR2017061,纳米光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2017/12-2019/12。
5、 辽宁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01602014,铜-钛氧化物介晶材料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2016/5-2018/4。
六、 近期发表论文情况
迄今为止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 余篇,主要在材料化工领域中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包括Chem. Commun., Acta Mater., Chem. Eng. J.等国际权威杂志。其中热点论文(Hot Paper,ESI 前0.1%)1 篇。SCI 影响因子3 以上的文章17 篇。SCI 被引大于800 次,H-Index=15,单篇论文最高引用次数186 次。五篇代表性论文:
1. Xu, J.; Zhang, T., Fabrication of spent FCC catalyst composites by loaded V2O5 and TiO2 and their comparat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Scientific Reports 2019, 9 (1), 11099.
2. Xu, J.; Sun, Y.; Lu, M.; Wang, L.; Zhang, J.; Liu, X., One-step electrodeposition fabrication of Ni3S2 nanosheet arrays on Ni foam as an advanced electrode for asymmetric supercapacitors.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2019, 62 (5), 699-710.
3. Xu, J.; Sun, Y.; Lu, M.; Wang, L.; Zhang, J.; Qian, J.; Liu, X., Fabrication of hierarchical MnMoO4·H2O@MnO2 core-shell nanosheet arrays on nickel foam as an advanced electrode for asymmetric supercapacitors. Chem. Eng. J. 2018, 334, 1466-1476.
4. Xu, J.; Sun, Y.; Lu, M.; Wang, L.; Zhang, J.; E, T.; Qian, J.; Liu, X., Fabrication of the porous MnCo2O4 nanorod arrays on Ni foam as an advanced electrode for asymmetric supercapacitors. Acta Mater. 2018, 152, 162-174.
5. Xu, J.; Pan, C.; Takata, T.; Domen, K., Photocatalytic overall water splitting on the perovskite-type transition metal oxynitride CaTaO2N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Chem. Commun. 2015, 51 (33), 7191-7194.
七、 联系方式
电话:15941604563
Email:jiashengxu@163.com
上一条:肖伟教师简介 下一条:李君华教师简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