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控制与环境修复科研创新团队

作者: 时间:2017-09-08 点击数:

一、团队简介

本团队为污染控制与环境修复科研创新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能源催化与环境材料方向,2、区域环境与生态安全方向,3、环境修复与风险评估方向。涉及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工程、材料化学及环境经济与管理等多学科。近年来,研究院根据国家与地方需求及国际环境科学技术领域发展趋势,针对污染控制过程的关键问题,注重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与应用相结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开展水、土、大气环境污染防治研究,为解决我国区域与行业环境污染问题提供技术支撑。目前,研究院已建成具有开展水、土、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环境修复功能材料、区域生态调控与风险预警、石化过程节能技术等研究条件与设施,初步建立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平台和科研队伍,并与美国华盛顿水务局、日本SAITAMA环境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大气环境研究所、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团队成员曾经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第三世界科学组织网络(TWNSO)农业奖1项,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华绿色科技银奖1项,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技奖1项。近年来,团队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8部,申报专利40余项;研究成果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抚顺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专著封面蓝色(竖线)

 


 

二、团队成员

目前研究室共有高中级科研人员10人,其中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讲师8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达到80%2名教师正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此外,还有来自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院所的多名专家兼任我院客座教授。

负责人

李法云

博士、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团队成员

范志平

博士、教授

硕士生导师

王博

博士、讲师

硕士生导师

陈佳勃

博士、讲师

硕士生导师

魏小娜

博士、讲师

--

涂志华

博士、讲师

--

郭橙

博士、讲师

--

邢杨

博士、讲师

--

王琼

博士生、助理研究员

--

王艳杰

博士生、助教

--

 

三、研究方向

1、能源催化与环境材料方向

针对石油化工污染环境修复材料的特性,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研究无机修复材料的再生、活化及循环利用技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联合手段,使有机污染组分脱除或降解,延长无机修复材料使用寿命,减少无机修复材料用量和终处理量;以有机含量高的修复材料为碳源,改进制备方法和过程,合成功能化碳材料。根据微生物修复材料热值高低及生物特性,研究安全的高温氧化热解及微生物降解制甲烷技术,高效率、低成本的利用其热能,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提出能源植物修复材料的生物质能源化方法,利用植物修复材料制备土壤改良功能性材料,促进修复材料种类间的循环转化与资源化利用,实现生态环境修复的可持续性。


 

2、区域环境与生态安全方向

围绕石化污染区域环境管理和生态修复重大瓶颈问题,以石化污染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多尺度开发石化污染物环境累积暴露剂量评价技术,发展复合污染累积风险评估和健康与生态效应的整合风险分析手段,构建石化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价体系,建立石化污染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立石化污染区域生态系统退化表征方法,研究石化污染区域生态系统退化过程,揭示系统退化与石化污染之间的响应机制;研究社会经济和客观环境约束下的生态修复目标,基于综合模拟和最优化进行修复技术控制与过程控制,开发区域生态安全保障、污染负荷管理联合调控技术并建立相应技术规范;系统构建基于保障区域石化污染环境管理与生态安全保障的方法与技术体系。

3、环境修复与风险评估方向

针对石油开采、贮运、炼制加工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石油烃类污染土壤与地下水问题,开展典型石油化工区域土/水环境污染特征分析、诊断与识别,利用研发的石油污染环境修复新材料,以化学催化、微生物降解与植物修复技术为主体,研究石油烃污染环境的生态修复技术,构建石油烃污染环境“物理-化学-生物”联合修复技术,针对石油化工过程中废弃物的产废节点多、特性不明确,潜在环境风险高的问题,在对国内外石油化工技术对比分析、生命周期分析、实验室模拟实验及工艺实验验证等的基础上,识别石油化工类废弃物的产生节点、种类、数量和环境健康危害,确定风险控制节点及强度,进而在系统分析与技术方法评估的基础上,研究并提出石油化工类废弃物从产生、贮存到处置利用过程的环境风险评估技术,以及石油化工类废弃物对区域及人类健康的风险评估技术。


 

四、在研项目介绍

本团队先后主持国家水体污染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辽宁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项、辽宁省教育厅优秀人才项目1项、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1项、横向课题10余项。

科研项目一览表

项目名称

经费来源

项目编号

起止时间

辽河流域水生态功能区生态安全评估与管理目标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012ZX07505-001-01

2012-2016

辽河上游重要水源地小流域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技术研究与示范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015BAD07B030102

2015-2019

生物炭负载石墨相氮化碳与固定化微生物对土壤石油烃协同降解机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571464

2016-2019

挺水植物腐解过程中湿地水体-枯落物界面重金属汇/源转化规律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401616

2015-2017

表面活性剂强化电动-生物PRB对土壤石油烃的协同降解及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701563

2018-2020

基于形态与DNA条形码的辽河流域着生藻类分类与生物多样性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1600372

2017-2019

基于流域特性定量评估的东北河流氮磷基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501551

2016-2018

电动强化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过程的关键因子及其调控

辽宁省科技厅博士启动

201601319

2016-2018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评价方案比较与应用——以浑河流域抚顺段为例

辽宁省科技厅博士启动

201601878

2016-2018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辽宁省教育厅

LR2015035

2016-2018

流域河岸缓冲带削减非点源N/P污染物的功能与机制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2014020108

2014-2016

流域河岸缓冲带土壤C/N耦合循环过程及冻融驱动机制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201602473

2016-2018

改性生物炭对稻田-系统重金属复合污染多重阻控效应研究

辽宁省教育厅

L2015305

2015-2017

 

五、联系方式

工作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生态环境研究院;

通信地址: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丹东路西段1号,113001

联系电话: 024-56863960024-56863019